圆觉经问答网

圆觉经直解全文

发布时间:2019-03-01 21:41:01作者:圆觉经问答网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此结示休夏也。言示现安居者。以上言菩萨修寂灭行安居平等性智。此又何假期限耶。然必以三期为限者。以示同权小引发未悟耳。过期随往无碍者。以小乘解制之后。有新学者。凡所出游。侣须三人。以妨误失。今菩萨以观知安心。不必伴侣。故云随往无碍。

善男子。若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此示妨误失也。所闻者。即上三观单复圆修二十五轮。及根尘识界一一清净等。乃正观也。若非所闻一切境界皆不可取。如楞严五十重阴魔及起信论中所说魔事。皆不可取。恐堕邪误也。初有二问。一问安居。二问三观。以何为首。上答安居竟。下答初首方便。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一复如是。善男子。若觉遍满一切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此答三观。初首先空观方便也。言修奢摩他先取至静者。以止为前方便也。言至静者。即天台三止中体真止。谓体合真空。故云至静。一念不生。故不起思念。静极光生。故云便觉。初从一身等者。谓内脱身心外遗世界。内外平等。寂然不动。以身心世界荡然一空。则与一切融为一心。一切世界合为一界故。凡众生起心动念。即从自心中现故。凡起一念。无不了知。所谓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此空观之极则也。如此方名正观。非彼所闻。皆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此示三摩钵提假观方便也。三摩钵提。义当幻观。言忆想十方如来一切菩萨种种修行勤苦三昧者。谓思惟诸佛菩萨因中。修种种难行苦行。度诸众生。于三昧中起如幻观。以己身心。自历其境。内验其心。种种境界。备历如幻。以此幻观。发度生愿。久熏成种。久久纯熟。便能内发大悲轻安。而起菩萨利生妙行。所谓以如幻观而开幻众。作如幻佛事也。此则三摩钵提。以如幻为首也。非彼所闻。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此示寂观方便初首也。禅那义当中道一心。名为寂观。言先取数门者。正入禅最初工夫也。以修禅人一向心多杂乱。难得寂静故。先以数门为首。谓初摄心。先归一息。依息出入。为度数之。从一至十。又从十至一。如此往复。息息不断。心心不昧。生灭头数。一一分明。自少至多。以验定力浅深。若久久纯熟。数到一念不生。则其息自断寂然一心。湛然安住。是为定相。如此周遍。四威仪中。念念了知。久则百千世界唯心所现。乃至一滴之雨分明了知。如目睹物。此寂静观之成功也。如起信所说。修止观者。不依气息。彼以内脱身心为要。此依之者。以初机摄心为方便。非究竟依之也。若以息为得。则堕邪道。非彼所闻也。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此结名也。前问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故具答已于此结指。是知前二十五轮。但说观相。此三方便。乃最初下手工夫。即楞严二十五圣。一一皆说最初下手工功夫。即此义也。

若诸众生。遍修三观。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此示三观之益也。以此三观。乃一切如来本起因地。故有圆根众生。能遍修三观者。即名如来出现于世。言毕竟成就无碍也。有此胜益。故劝应修。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根。当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修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此言钝根障重众生。当以忏悔断障为要也。由昔业障者。乃夙习种子。今修行时。熏发现行作障道缘。所谓好正而固邪。欲洁而偏染者。乃夙习使然也。故当精勤忏悔消宿业障。业障若消则道缘可办也。常起希望者。谓希望愿断业障也。故下即云先断憎爱等。乃贪嗔痴也。胜上心慢也。谓根本烦恼既断。现行不行。则习气可除。观行易成。此观不得乃复修彼观者。乃二十五轮标记之意。故云渐次求证。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

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  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  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

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  禅那名数门

是名三净观  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

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悔  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消灭  佛境便现前

上正宗分竟。

下流通分。

于是。贤首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进问威仪。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生。开悟如来不思议事。

庆前所闻全经大义。

下正陈请意。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众生修习得何功德。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此问经名并流通此法也。此问有五。一问经名二问奉持。三问功德。四问护持。五问流布至何地位。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三展虔诚。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经教功德名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许说诫听。

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默伫。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所说。三世如来之所守护。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此总叹法胜。令生信重也。此经。乃诸佛如来本起因地法行故。是诸佛所说。如来守护。教授菩萨故为菩萨之所归依。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故。为十二部经之眼目。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来决定境界。亦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

此答名字。示经名有五种也。今结集经题但存其二。旧解五名约教理行。修多罗约教。秘密王三昧约行。余皆约理。中道一心故曰秘密。非密语也。依如来藏。建立差别。义尽于此。当如是持。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此叹法胜。意令修习。答至何地也。佛佛成道。皆依圆觉为本因。及成佛利生。亦唯说此法教化菩萨。此外更无别法故。劝令修习可至佛地也。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蚋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此答何功德也。独被上根故。教称圆顿。普摄三根故。功德最大。以是一切众生清净觉地。皆证圆觉故。无不充足故。如大海不让细流饮者大小皆足也。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此较量显胜也。世宝盈刹。但资有漏。至理一言必转凡成圣。故功倍天渊。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沙众生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此以人较法。更显益也。小果虽多。终无实证。此经半偈。为成佛正因。故难比也。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信心不惑。当知是人非于一佛二佛种诸福慧。如是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此叹胜机能受也。谓能信受此法者。盖从多佛广修福慧。殊非小福薄德之人可堪也。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此正嘱流通。以护修行者。为第一也。以修习此法者乃慧命所系。若恶魔恼乱生退。则慧命断绝。故当护持也。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摧碎金刚。尼蓝婆金刚等八万金刚。并其眷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后末世一切众生。有能持此决定大乘。我当守护如护眼目。乃至道场所修行处。我等金刚。自领徒众。晨夕守护令不退转。其家乃至永无灾障。疫病消灭。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此叙金刚受嘱发愿守护持经人也。金刚者。以护法神执此宝杵。故此得名。以金刚宝能碎一切故。言火首金刚。谓头有火焰。即楞严所云。化多淫心成智慧火者。乃菩萨示现者也。尼蓝婆。未详所译。言此诸神皆夙习发愿护法者也。故常在佛会。

尔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并须弥山王。护国天王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护是持经者。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此叙诸天受嘱护持经者也。大梵天王乃初禅王。为娑婆世界主。佛佛出世。此王为请主。二十八天总举三界诸天。谓六欲天。十八禅天。四空天也。须弥山王。特举帝释。乃欲界主。护国天王乃四王天。为守护国界之主。意列三界诸天皆为护法也。

尔时。有力鬼王。名吉槃茶。与十万鬼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守护是持经人。朝夕侍卫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内。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此叙鬼神受嘱护持经者也。吉槃茶亦名鸠槃茶。此云可畏鬼。食人精气。其疾如风。变化无端。住于林野管诸鬼众。故号为王。不属人天。单居鬼趣。此鬼既发愿守护。则一切恶鬼无能为害者矣。一由旬四十里。言守护方隅可四十里内无灾害也。

圆觉经直解是对圆觉经原文的解释,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去理解圆觉经。

首页1112131415161718192021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圆觉经全文

  • 圆觉经注释

  • 圆觉经念诵

版权所有:圆觉经问答网